浏家港陵塔官方网站-太仓公墓浏河墓区-浏家港陵园-浏河公墓价格-浏河墓地价格-浏河公墓一览表-浏河陵塔公墓-浏河壁葬墓区

    墓园地址:浏家港三里村

    官方热线: 021-55381115

    24小时热线:187-0194559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55381115, 187-0194559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家港陵塔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湖北红安:“红绿融合”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7-07 20 浏览: 165

#湖北日报#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是历史文化名镇、红色名镇,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大革命时期,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等三支革命武装和143位共和国将领及郑维三、秦基伟、徐盛基等省部级领导。“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是丰碑”是七里坪镇红色历史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红安县大力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把老区精神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老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湖北省红安县乡村振兴局李少伦、顾涛

红色文化推动红色经济快速增长

八一村是鄂豫皖特别区苏维埃政府和中央政治保卫局旧址所在地,鄂豫皖苏维埃中央烈士陵园就坐落于此,“红军军团长方鹤鸣自愿回乡当农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徐向前的妻子程训宣、王树声的姐姐王桂玉等200余位革命烈士在这里英勇就义。

2020年,八一村被中组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围绕“忠诚”主题,八一村整合资金2100万元,建成了“三同”(同吃、同住、同工)教育基地、红色民宿、学院、红军食堂、方鹤鸣事迹展览馆、八一组党建活动室、政治夜校;还建设了苏维埃大礼堂、忠诚党史馆、英雄广场等。

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拓展红色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红色经济,打造集观光、住宿、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红色网红打卡地,游客可通过沉浸式体验,体验“八大红军”活动(穿红军服、吃红军饭、唱红军歌、读红军诗、做红军工作、走红军路、看红军风光、当红军兵),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接受心灵洗礼。

走进八一村,“有遗址可寻、有事物可看、有历史可讲、有话可说”。乡村民宿拥有100多张床位,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带动20户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红军食堂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每年培训党员3200余人,三个同级教学点被黄冈市委组织部指定为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红绿相映,绚丽多彩。在发展红色经济的同时,注重绿色产业建设,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进4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红军茶”等品牌,开展“共享菜园”绿色事业,建设300亩野菊花种植基地、200亩红薯种植基地、200亩绿茶基地,改造扩建老茶园70亩,壮大集体经济。预计2021年村集体经济将突破40万元。

秦基伟墓在哪里_秦基伟将军简介_秦基伟故居

红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烟店河村位于七里坪西部,村内有秦基伟故居、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红二十八军招兵处、红军缝纫厂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开国将领秦基伟的故乡,也是2020年首批全国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之一。

红安巧妙利用有利条件,深挖村庄红色文化潜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以人文环境、生态景观、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红军(二十八军军部)、红色人文(秦基伟将军故居)、红色保障(红军被服厂)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盐店河村以红色旅游为引擎,带动产业振兴,投入1000余万元,成立村级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合作社,招聘红色导游员2名,兴建政治生活馆、游客接待中心、红军食堂,打造精品民宿,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红色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铺设污水管道3800米,新建污水处理池5个;对党家塘进行清理综合治理,沿党家塘新修700米旅游步道,新建排水口2处,修复塌方护岸30余米;绿化草坪4000余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3000余株;安装路灯30余盏,对秦洛庄湾系房屋按照徽派建筑标准进行修缮改造,做到旧貌换新颜,符合秦基伟故居遗址整体风格。乡村田园风光秀丽,游客增多,经济蓬勃发展。

特色农业产业方面,流转土地200亩,新建采摘温室10座,种植草莓、葡萄等特色产品;流转土地200亩,新建红薯基地;流转土地100亩,种植野菊花。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该村返村创业人数增加200多人,新增就业岗位80多个,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带动农产品交易就业户100余户,户均旅游服务收入增加1.5万元。

“三位一体”教育:观音阁村乡村振兴新路径

周围青山环绕,山风徐徐,秦光远将军自费修建了一块高大的烈士墓碑,默默矗立,墓碑背面镌刻着55位英烈的名字。

秦基伟将军简介_秦基伟墓在哪里_秦基伟故居

山风讲述着一个个英雄故事——56位热血男儿响应党的号召,满腔热情地加入红军,到新军成立时,只剩下一人存活下来。

这个村庄风景如画,红旗迎风飘扬。

近年来,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打造“红色家风”品牌,用红色廉洁文化带动教育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这10封家书成为红色教育的永久教材。

“几十年来,我舅舅秦光远把工资大部分都捐给了家乡。”10月19日,观音阁村支部书记秦秋平手捧着秦光远将军珍贵的家信说。

他每年春节都自掏腰包给革命烈士家属捐款;帮助村里修建自来水管网,让村民用上自来水;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每一封家书的字里行间,表达的不仅是秦光远将军对乡亲们的牵挂,也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位于红安七里坪镇的小山村观音阁,如今进出的人流越来越多。秦秋萍说,这一切的源头,都要追溯到“三同”党性教育基地的成立。

2013年,为发展红色旅游,秦秋萍联系到红安干部学院,寻求支持在该村建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三同”教学活动。随后,湖北省组织干部学院、湖北省红安干部学院社会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湖北省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驻村教学点相继在该村成立。

秦秋萍带领村干部结合“三合一”党教育基地的绿化、保洁等配套需求,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号召村民投入资金,参与教育基地的运行维护,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但红色旅游接待能力、环境卫生太差,2015年村里接待的游客很少,有村民认为不赚钱、浪费时间。为了让这个刚起步的产业健康发展,秦秋萍和村委会一班人带着村民外出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对比,找到差距,不少村民回来后对民宿进行了改进。

秦基伟故居_秦基伟墓在哪里_秦基伟将军简介

秦秋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立了观音阁红军村经济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引导村民做“红军饭、吃红军饭”。村集体引导资金50万元,新建可同时容纳80人就餐的红军食堂,注册了“家书”商标;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红薯、花生、蔬菜等当地农副产品,统一包装销售,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2021年至今,该村共接待学生50余批,50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6000多元。

红军路拓宽工程正在规划中,3处新民宿正在开工建设……在秦秋平的交谈中,以红色旅游为轴线,发展文化旅游研习线、乡村民俗体验线的“一轴两线”发展规划清晰地浮现出来。

“村里、大队都同意你家免交提成,但你不能这么做。按照党章规定,支部发挥堡垒作用,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党员要求群众做到,必须先做到……”10月23日,秦祖学在自家民宿里阅读秦光远将军家书,并讲述给来村开“三一起”实践课的党员干部家书的故事。

我们村书记秦秋平是秦光远的侄子。当时秦光远将军给村里帮助很大,村民们都很感激他,提出要减轻秦秋平一家缴纳的税金。但是秦光远没有同意,还严厉批评了他们一家。这位将军一生听党的话,紧紧跟着党走,不求特殊待遇,没有给国家、组织、集体添麻烦。

当日,60余人走进观音阁村,瞻仰烈士纪念碑,集中学习秦光远将军等55位烈士的事迹,与村民聊天、学种田、干农活、吃农家饭、住农家乐、下田干活。听完秦祖学的故事,党员干部纷纷称赞将军的高尚品德。

“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家靠红色旅游已经挣了1万多元。”秦祖学说,村里像他这样的民宿有24家,一次可以接待80多人,“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这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退役军人秦祖学政治知识水平高,善于讲故事。2018年一回到家乡,秦祖学家就成了“三结合”党性教育联系户,各类党性学习班的学员始终住在他家。

路边一排排小红旗迎风飘扬,屋顶上国旗飘扬;红色的招牌、红色的灯光……

据该村妇联主任、村红色解读组成员方莉介绍,观音阁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2020年,湖北省组织干部学院进村开展“三同”教学18次,接待学员1200余人次。

观音阁村党员教育基地于2020年下半年、2021年上半年举办了教育培训,包括湖北省委党校2020年秋季学期第二期处级干部培训班、湖北省委党校中心学习组等,共计约1500人参加。

秦光远将军故居、红色家书、烈士纪念碑、红军被服厂……观音阁里的各项红色文化资源,正在乡村振兴这片金色土地上肆意铺展。

#黄冈头条#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55381115
24小时咨询热线:1870194559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55381115

187-0194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