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平陵是汉昭帝刘弗陵与孝昭皇后上官氏的合葬陵。平陵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大王村与互助村之间,包括汉平陵和上官皇后墓,位于咸阳二道通栏一处略微凸起的平地上,距茂陵东12里,高29米。
武帝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少年聪慧,深得武帝宠爱。武帝病重,欲立他为太子时,担心母亲因他年幼而专制,便杀了他的生母昭妃,才立他为太子。武帝死后,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为帝,霍光、桑弘羊为辅佐都督。在位期间,他平定了桀、安兄妹的叛乱,多次颁布诏书,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减轻人民的贫困,继续实行“重在基业,抑止末路”的政策,移民垦荒,多次出兵击退匈奴、五环的入侵,加强了边防。一系列举措,使武帝连年动荡的局面逐渐稳定下来。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夏四月,帝崩于未央宫,六月,葬于平陵”,去世时年仅21岁。
公元前74年(昭帝元平元年),昭帝去世,因无子,便立昌邑王刘贺(其妻李氏之孙)为汉武帝孙,尊上官为太后,移居长乐宫。刘贺桀骜不驯,毫无道可言,称帝仅二十七日便被霍光废黜,立罪皇子(汉武帝、太子刘据)之孙刘病意为汉宣帝。刘病意改名刘询,是汉武帝曾孙,上官为汉宣帝祖母。上官年仅十五岁时,就被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此时的太皇太后不问政事,居住在长乐宫。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上官太皇太后去世,享年52岁。与昭帝合葬于平陵。
由于昭帝突然病逝,负责修建陵墓的官员们很为难。由于他的陵墓修建得并不认真,他赶紧租了三万辆牛车,从渭河滩上拉沙子修建地下陵墓。毕竟昭帝平陵的陪葬品还是很丰富的。当时霍光主持了昭帝的葬礼,陵墓里什么都有。
昭帝陵位于陵墓中央,形如水桶,陵顶折成两陵。陵基方形,底部边长46.8米。其东南665米处为昭帝皇后上官氏陵,她是霍光(公元前87年—公元前37年)的孙女。她虽是贵皇后,但生性不幸,6岁入宫为皇后。昭帝15岁去世,从此孤苦伶仃,52岁去世,葬于平陵。可能因为霍光地位高,势大,她的墓比昭帝墓更大,边长420米(昭帝墓为370米)。陵墓四门间距125米,封土高26.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