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仓坊村闽西河畔,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小青瓦顶,为典型的清末浏阳农村民居建筑。
2012年1月,胡耀邦故里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2月,胡耀邦故居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2020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故居简介
胡耀邦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仓坊村岷溪河畔,北依西岭山,四周流水潺潺,风景秀丽,为典型的湖南农家建筑,坐北朝南,小青瓦,砖木结构。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现存房屋为胡耀邦曾祖父胡明忠、其弟胡明镜二人共同居住,呈凹字形排列,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共19间。中轴线西侧为胡耀邦故居,东侧部分为胡氏族人居住地。中间的“潘公香堂”最高大,原为明镜、明忠兄弟二人祭祀其父胡忠潘牌位的地方。这里曾是两家人合住的大客房,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现在胡耀邦父亲胡宜仓家的房子共有7间半,约200平方米。
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同志就出生在这所老宅的一厢房里。当时,辛亥革命后,新文化、新思想开始在山村中传播。但由于军阀混战,山河破碎,战乱不堪,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事实上,胡耀邦祖上勤俭节约积攒下来的一点家业,也因上述原因开始毁于一旦。胡耀邦小时候,家里已经很穷了。由于他聪明勤奋,父亲想尽一切办法把他送进中陶书屋(私塾)受教,又先后就读于胡氏宗族小学、立人学校和留阳中学。十多年来,他除了在“留中”寄宿外,其余时间都吃住在这所老宅里。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直到1930年10月,调任江西安源湘东儿童局局长,离开家乡,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30余年不愿离开。
故居的由来
胡耀邦的祖先世代居住在江西省高安县吴桥镇吴塘村。大约在明朝万历末年,一个叫胡云钦的农民带着家人离开江西老家。故居是清末湘赣边界民居的典型建筑。胡忠攀是清代大学士,他当政的时候,是整个胡家最鼎盛的时期,当时他购置了不少土地,修建了这所宅邸。现存的宅邸是胡耀邦的曾祖父胡明忠和弟弟胡明镜共同居住的。同时为了纪念他,将正厅命名为“攀公香堂”。历经两代,现在属于胡耀邦父亲胡祖伦家的宅邸共有9间半,约200平方米。
胡耀邦在世时,祖屋已残破不堪,濒临倒塌。上世纪80年代的一年,胡耀邦的弟弟胡耀福到北京告诉他,祖屋要倒了,怎么办?胡耀邦说:“时间久了,就让它倒吧。外面倒了,人可以搬进来住。”总之,胡耀邦坚决反对修复故居。
1962年,为了研究农业问题,他被调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当时,浏阳属于湘潭管辖。耀邦同志借在浏阳视察工作之机回到家乡,看望还在世的老师和老乡,对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当时有人看他的旧居已是危房,建议修缮,但他婉言谢绝大家好意,只提出保持原貌,加固外墙。但加固不及时,以致外墙被洪水冲垮。耀邦同志当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曾多次叮嘱家人不要动工。
1995年是胡耀邦诞辰80周年,浏阳市决定修复胡耀邦故居。工程于1995年2月开工,7月基本完工。恢复了胡耀邦童年居住的房屋,父母、哥哥的房间以及正厅、横厅、客厅、厨房等。当年9月,胡耀邦夫人李肇曾又回到这里参观故居。12月,胡耀邦故居对外开放,已接待10多万人次。现在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在留言簿上写道:“虽然路途艰难,但我还是来了。”那是因为中和乡离浏阳市较远,紧邻江西,而且道路等级低,从浏阳开车下来要两个小时。还有人留言:“胡耀邦,你救了我。”看来作者当年一定经历过冤假错案的折磨。
胡耀邦故居于1995年修复开放,1996年故居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于2005年2月开工建设,2006年11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展厅面积2100余平方米。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展出图片330余幅,文物170余件,并利用文物、雕塑、蜡像等,复原、展示了9个反映胡耀邦生平的场景。胡耀邦故居2007年被批准为长沙市党员教育基地,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和湖南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故居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点,精心组织开展了多项生动直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基地成为游客缅怀先烈、树立理想、探究人生意义的活动基地和第二课堂。2005年以来,胡耀邦故居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60余万人次,包括曾庆红、吴官正、贺国强、王兆国等中央领导人。
业主简介
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故居西侧横厅内室一个10平方米的偏房里。胡耀邦在家中排行第九,父母给他起名叫九丫子。据当地老人回忆,胡耀邦幼年时体型瘦弱、口吃,但热爱劳动、懂事,智力超群。胡耀邦4岁时,便跟随已上私塾的哥哥胡耀福到山上打柴,经常蹲在地上,用捡来的树枝学写、读《百家姓》。
1920年,胡耀邦5岁时,便在故居南面一百多米的中陶书屋开始接受教育。
1922年,他转入兴文小学,入学后第一次考试就取得了第一名。老师胡祖仪看他聪明好学,经常给他布置高年级的作业,让他试试。课余时间,她还给他讲杨家将、谭嗣同等英雄事迹。那时,这些英雄人物就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里,默默地影响着他。
1926年,胡耀邦11岁时,到离家十多公里的文家城立人学校高级小学读书。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胡耀邦一家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投身于火热的农民运动中。其父亲胡祖伦曾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专员,母亲刘明伦曾任当地农民协会妇女专员,这些都对少年胡耀邦的革命道路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早期中共党员陈石桥(立人学校校长)、甘思藻等人的培养下,胡耀邦曾担任立人学校少先队队长和宣传组组长。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城会师。在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文家城集结的日子里,胡耀邦第一次看到从外地赶来的革命部队,心情十分激动。1929年夏,胡耀邦高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浏阳县唯一的初中——浏阳县中学。进入初中后,他学习更加刻苦。
1929年12月,胡耀邦回家过寒假,仓房村附近山村的青年杨桂英,时任中和乡共青团书记,早就知道胡耀邦在立人学校担任少先队队长的积极表现,便找到胡耀邦,鼓励他秘密加入青年团。
1930年春节后,杨士俊经县委介绍,考入平江黄金洞红第五军学校,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此改名杨勇。他的堂弟正式进入革命队伍,这让胡耀邦既羡慕又着迷。同年3月,彭德怀率领的红第五军第二纵队攻占了浏阳东部的文家城、大湖、古岗等地,直接威胁到浏阳县城。国民党浏阳当局大惊失色,在全城实行戒严,并强行解散县立中学。1930年5月,胡耀邦回到中和,结束了正常的学校生活,走上了革命道路。
1962年,胡耀邦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1963年1月到浏阳农村调研。他回家乡小住一夜,同当地村民座谈,看望贫困户,询问他们的艰辛,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许多感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传诵。
有用的信息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夏季上午8:00-12:0014:30-17:30
冬季 8:00-12:00 14:00-17:00
门票价格:免费。
最佳时节: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一般春秋季节较短,夏季冬季较长。年平均气温17.2℃,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长沙春季气候多变,外出需多穿点衣服,预防感冒。秋季一般在8月中旬左右开始,气温适中,晴空万里,此时可去橘子洲看红叶。一般9、10月为最佳旅游时节。
交通信息
浏阳市内公交车以1至12路为主,另外还有20余辆公交车、1000余辆中巴车、约6000辆出租车运行于市内各条线路,出行十分便捷。
文物保护
“九五”以来主要保护内容为:地方政府投资90万元用于故居维修、迁建及接待室建设,中央政府投资20万元用于故居维修,并配备消防栓、灭火器。
“十一五”期间主要保护内容为:对故居进行整体修缮,加固墙体,更换木构件,重新粉刷,增设火灾自动报警及监控设施。
1995年,为纪念胡耀邦诞辰80周年,浏阳市决定修复胡耀邦故居。1995年2月动工,7月基本完工,恢复了胡耀邦童年居住的房屋、父母、哥哥的房间以及正厅、横厅、客厅、厨房等。1995年12月,胡耀邦故居对外开放。目前已开放故居、展览馆、耀邦广场、胡氏宗祠、胡氏宗墓、胡氏古井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