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海上隐居》近日被房产中介“盯上”。本台见习记者丁佳 摄
据本报记者李亮报道,泰兴路康有为故居这几天又热闹起来。房产经纪人带来了一批批客户来看房。这里的名人故居正在等待定价。 “康有为故居也要卖了?”不少听到这个消息的市民都表示很困惑。毕竟,在康有为故居所在的中华新村口,静安区几年前竖立的“康有为海上隐居”铭牌的光彩尚未褪去。 。不过,据本报记者了解,由于此处康有为海居尚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因此高价出售并不违法。上海仍有大量名人故居可以自由买卖,对其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康有为故居》售价1000万
一夜之间,上海多家房产中介贴出“康有为故居出售”的牌子,瞄准康有为隐居地泰兴路与新闸路交界处。本报记者昨天暗访了一家名为“德友”的机构。销售员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出售的这栋4层楼是康有为本人居住的地方。 “院子旁边有几棵广玉兰树,是康有为亲手种的。”当然,要价也不便宜,1000万元,而且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是名人居住过的地方,也是风水宝地,一文不值。”我猜。”张先生卖力地推销着。
据了解,康有为从1914年起就租住在今天中华新村前身的辛家花园,康有为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并在那里住了8年。据铭牌记载,康有为常在园内吟诗作画、泼墨。 1917年,他的60岁生日宴会在这里举行,他的代表作《广乙洲双集》也在这里完成。虽然此后这里的建筑布局发生了变化,但康有为亲手种植的四棵广玉兰树依然枝繁叶茂,似乎在告诉人们,主人从未离开过。
然而,康有为的旧地如今被公开出售,引发了不少市民的热议。昨天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遇到几名游客在“康有为海上隐居”铭牌前拍照。当他们听说房地产经纪人正在出售“康有为故居”时,他们感到难以置信。 “据我所知,康有为在全国留下的文物并不多,为什么不能好好保护,然后这样到处卖呢?”其中一位郭先生告诉记者。
昨天恰巧传来康有为小女儿康景谷于3月23日去世的消息,给“康有为故居出售”背后增添了几分苍凉。
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注意到,“康有为海上隐居”铭牌只是“静安区名人故居文化游览A线”的一站,并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位老居民告诉记者,现在院子里的一些房子是1930年代建造的。由于康有为居住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已不再是文保单位。几年前,它们才被认定为旅游景点。上的一个景点。名人故居保护专家、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阮义山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不是文保单位,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房东的行为并不违法。卖掉房子。
现在的问题是,名人故居被高价出售,这显然是对名人的不尊重,也会引起一些市民的反感。但由于这些故居并非文保单位,法律根本无法阻止出售。新闸路1316弄慈孝村著名书画家黄宝树故居,与康有为隐居同属“静安区名人住宅文化游览线A线”,仅被命名为旅游区景点,但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属于挂牌出售。中介还标榜“是黄宝的邻居”。
据记者了解,上海有大量名人故居,但能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并不多。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去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目前有康有为故居、秋瑾故居等155处名人故居未纳入保护范围。 ,他们的前景令人担忧。
据记者了解,解决名人故居保护标准模糊的问题是当前的当务之急。例如,南昌路林风眠故居,是黄浦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比林风眠年长、影响力同样大的黄宝树故居,并非文物保护单位。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