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月12日电讯(记者喻珮)湖北枣阳郭家庙西周墓地的考古工作即将结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宣布,这次发掘发现了三代曾国国君及其配偶的墓穴,这对建立曾国考古学文化谱系具有决定性意义,将有助于逐步揭开“曾国之谜”的真相。
曾国在流传下来的典籍里记载不多。近些年,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初期曾侯墓园、郭家庙还有文峰塔曾国墓园的考古新收获,描绘出一个时间从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地域以随州为重心、范围大约600平方公里的曾国文化范围,让曾国历史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纪元。
郭家庙墓地在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境内,位于两个独立山丘之间,一个为郭家庙墓区,另一个为曹门湾墓区,二者相隔较远,墓地区域总规模超过120万平方米。该墓地地处随枣走廊的起始位置,是古代南北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到二零一五年一月期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对曹门湾墓区遭盗的墓葬实施了紧急发掘工作,依据出土铜器上发现的文字信息,可以推断其所属的邦国应为“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方勤表示,近期考古活动自2015年9月开始,团队在郭家庙地区三个不同位置进行了墓葬发掘,共计清理了88座墓穴以及一个车马坑,从中出土了超过1100件各类文物精品,包含青铜制品六百多套,玉石藏品三百余件,陶瓷器皿两百件,以及二十余件木制漆器。其中,铜质礼器有26件,涵盖了鼎、壶、簠、盘、匜等器型,并且发现了一套由13件组成的规模宏大的编钟。
这项工作有助于更加明确郭家庙墓地的安葬方式、布局特点以及同邻近城址和聚落的联系。方勤表示,此次考古活动探明了曹门湾2号墓,同时发现了郭家庙50号、52号、60号墓,揭示了三位曾国国君及其配偶的陵寝。郭家庙六十号墓和郭家庙五十号墓是夫妻合葬墓穴。在墓地出土了若干件黄国制造的盆和壶,这些器物都属于女性墓主,这说明当时曾国和黄国之间存在联姻现象。这一系列发现对于探究周代汉淮流域各邦国间的互动往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物质证据。
从时间顺序上考察,这次考古发现连接了西周初期叶家山曾侯墓园和春秋时期中后段的文峰塔曾侯墓园的间隔,对于研究曾国历史和构建考古学年代标尺具有决定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