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家港陵塔官方网站-太仓公墓浏河墓区-浏家港陵园-浏河公墓价格-浏河墓地价格-浏河公墓一览表-浏河陵塔公墓-浏河壁葬墓区

    墓园地址:浏家港三里村

    官方热线: 021-55381115

    24小时热线:187-0194559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55381115, 187-0194559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家港陵塔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李光地简介_李光地墓_李光地

发布时间:2024-06-12 18 浏览: 148

本名:李光第

名称:金庆、后安、荣村

年代: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 福建泉州

出生日期:1642 年

死亡年份:1718年

主要著作:《历象要》、《四书解说》、《性理要》、《朱熹全集》

主要功绩:平定三藩之乱

官职:文渊阁大学士

谥号:文真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福建安溪,自幼聪慧,13岁时,家中遇匪患,他脱险回家刻苦读书。康熙三年(1664年),李光地中了乡试,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会试成绩优异,中选庶昌书院进士。康熙十一年(1672年)九月,任翰林院编修。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会试同考官。同年五月,他请假南下福建探亲。

康熙十三年(1674年),荆南王耿精忠叛乱,郑锦占据福建泉州。李光地带着家人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郑锦、耿精忠派人去招安,李光地坚决拒绝。康熙十四年(1674年),李光地秘密撰写密奏,藏在蜡球里,派人秘密送达京城,最后通过内阁大学士傅弘基呈上皇帝。康熙皇帝看了密奏之后,大为感动,嘉奖李光地的忠贞,下令兵部任命他为总兵大臣。当时,尚之信叛乱,率军占据了赣州、南安,未能进入福建。 康王爱新觉罗捷舒由衢州攻克仙霞关,收复建宁、延平。 耿精忠被迫投降。 康介叔亲王

李光地任直隶总督期间,治理河务,大兴​​水利。当时,京城一带常常遭受水患,漳河与滹沱河汇合后,易泛滥,于是康熙帝下令李光地疏浚漳河故道,将河水引入运河,以遏制滹沱河水位上涨。李光地到当地严查,汇报巴州、永清、宛平、良乡、固安、高阳、献县等地因疏浚新河,侵占民田一百三十九顷,请求免除百姓赋税,皇帝准许。通州等六府县按规定,设置赤皮船六百艘,用于南运粮草,每艘船都给予一定土地补助。 若遇水旱灾害,租税按例不能免除,李光地也上报皇帝,请求按照民田制予以免除。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皇帝亲自到子牙河视察治河工程,命李光地在献县东西两岸筑长堤,西堤通大城,东堤通静海,长约二百里。又在静海广福楼、焦家口开辟新河道,引水入湖。从此下游更加畅通,再没有水灾灾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嘉奖李光地治河功绩,升他为吏部尚书。

李光地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周易通论》四卷本、《

康熙皇帝:“李光地为人谨言慎行,廉洁勤勉,言行一致,博学多识,是我最了解他的人,我知道没有人比他更好。”

雍正皇帝:“他是这一代人中完美的人。”

李光地故居4个家训_李光地故居_李光地故居文旅小镇规划30亿

全祖望:“早年出卖朋友,中年夺去爱情,晚年还娶了情妇的儿子。”(《齐廷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光帝之学,虽源于朱熹,而能通达其意,而能化用之,不拘泥于宗派之见。其解经,兼汉唐之学,讲学,亦取陆、王之意。是非得失,明辨是非,一言以解疑惑。”

《清代名人传》:李光地在政治活动中廉洁勤政,忠于国家,秉持大义而不拘小节。早年积极配合清廷平定福建耿精忠、郑经叛道,主张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中年时,他管理京城政务,关心百姓疾苦,大力兴修河道水利,提倡发展社会生产。晚年一心辅佐康熙帝治国,极力迎合清廷的思想文化政策,奉命编撰《性理要》、《朱熹全书》、《周易折衷》等书,弘扬程朱理学。 这些经书经康熙皇帝批准后,以御制、御批的名义在学宫中颁布,对当时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传康熙年间,宁波会馆与福建会馆在上海因设立会馆一事发生激烈争执,双方都无法平息争执。恰逢宰相李光地来上海,福建会馆的士人暗自高兴:宰相李光地是福建泉州府安溪人,论亲情、论交情,福建人有靠山了。然而宰相李光地对同乡间的交往却不冷不热,在谈及会馆之争时说道:“地是人家的,你们争什么?”福建士人听后颇为不满。宁波会馆的士人得知李光地是福建人后,连忙派人去拜见宰相,并客气地说是误会。李光地客气地说:“吴越是邻居,地离你们很近,请你们多多关照。” 如此一来,福建会馆的人不敢争辩,宁波会馆的人也不敢阻挠,纠纷也就此平息了。

叔叔

李日晃

弟弟

李光珀:为人十分孝顺,他居家不出仕,专心研习经史。

李光义

李光恩

儿子

李仲伦:举人,深研经史哲,精通各家学说,尤精通《周官》、《礼记》,自称“家学”。

李天宠(养子):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志向远大,热衷经学,与弟李忠桥、李忠望均以讲经为生。

李忠桥: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江西提携学政,后贬为国子监宰相。

李忠望:举人,任秘书郎,负责纂修《性要》、《法要》等书。

李光地墓位于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白叶林。墓原为石砌,形似“风”字。1958年墓碑、石像、石兽、华表、御碑等均被毁,石块被用来修渠。其后人重修墓碑,创制墓型。1988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光地故居位于虎头镇中山街,为明初李氏始祖李森所建,清初经扩建修缮,有前后三进,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被称为“大宗祠”。是虎头李氏家族祭祀祖先、明确族规、处理族事的地方。每年春秋两祭,规模隆重。祠内至今仍保存着明英宗的诏书。二进殿前悬挂“嘉福高峰”匾额,为康熙皇帝嘉奖李光地所赐。殿内悬挂“济公尚义”匾额。 第三进殿前悬挂“铭聂问天”匾额,为正统年间宰相叶向高所赠。殿后悬挂“宝世至大”匾额,疑为李光地所书。庙内还有多座雄伟的柱楹联,文物价值极高。1988年,李家庙由海外亲属李氏兄妹捐资修复,焕然一新。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55381115
24小时咨询热线:1870194559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55381115

187-0194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