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家港陵塔官方网站-太仓公墓浏河墓区-浏家港陵园-浏河公墓价格-浏河墓地价格-浏河公墓一览表-浏河陵塔公墓-浏河壁葬墓区

    墓园地址:浏家港三里村

    官方热线: 021-55381115

    24小时热线:187-0194559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55381115, 187-0194559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家港陵塔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学者与文保志愿者再次联名呼吁南京为朱克先生立像

发布时间:2024-06-15 22 浏览: 147

建康与六朝的关系_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_六朝都城建康平面图

朱克先生

本报相关报道

近日,《江南时报》报道“南京中华门、石头城两地应树立朱克塑像”引发热议,读者纷纷来电支持为朱克塑像。一些学者专家也再次呼吁塑像,认为为朱克塑像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也是为了弘扬保护文物的精神。一批追随朱克脚步的文物志愿者也发出呼吁信,希望人们在心中为他塑像。

交汇点记者黄勇付燕燕

六朝都城建康平面图_建康与六朝的关系_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

学者:

这座雕像既是纪念,也是倡导保护文物

“如果1956年朱克没有奔走声援,中华门城堡和石头城早就被拆毁了。给朱先生立像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一位智者,更是为了弘扬一种精神,那就是为了守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谈及给朱克立像一事,南京学者薛冰满怀热情。

薛冰是最早提出树立朱克雕像的人。他告诉记者,2007年,朱克诞辰100周年到来之际,薛冰在学者董健的建议下,撰写了《关于举办纪念朱克百年诞辰活动的提案》。文章中首次提到“应在适当的地方树立朱克雕像,并在城墙博物馆内设立专门的纪念室,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南京,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

在薛冰、宋慈等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下,纪念活动如期举行,但雕像并未竖立。在朱克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以及随后的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会议上,薛冰也多次提出要为朱克立像以示纪念。“他是南京古迹文物普查的第一人。我建议把朱先生的雕像竖立在中华门,这里游客比较多,人们看到朱克的雕像,就能明白守卫城墙的艰辛。”

薛冰、前文提到的江苏省文联主席艾宣等都撰文呼吁为朱克塑像。南京大学学者姚远也在朱克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撰写了一篇深情的文章《朱克,今天我为他泪流满面》。谈及为朱克塑像一事,姚远告诉记者:“朱克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文化遗产。现在南京城墙全面开放,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不应该忘记先辈,应该为朱克塑像,让民众了解历史,教育和警醒当代中国人。”

专家:

建议在石头城竖立雕像

南京明城墙权威专家杨国庆对为朱克立像的想法十分赞同。“朱克挽救的不仅仅是几块砖和一段段城墙,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血脉。”他认为,朱克这种用心打造城市文化、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在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他建议把雕像建在石头城公园,一方面是因为石头城这段城墙是朱克镇守的,另一方面他认为,石头城公园不仅场地比较开阔,环境优美,外面还有护城河,最重要的是石头城的文化符号横跨明代,从六朝到明代都有痕迹。朱克对六朝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六朝石刻、墓葬等都有过不少研究。 杨国庆认为,为朱克立像,不只是为了纪念,关键是他的文物保护热情对后人有激励作用。

家庭:

这座雕像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朱克的女儿、儿子、孙子等均对专家学者的呼吁表示赞同和支持,认为这座雕像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朱克的长女朱元春表示完全同意为父亲立像。“我的父亲,作为一名文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南京明城墙,在作品中竭尽全力保护江苏的文物古迹,在作品中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这一切都源于他赤子之心和对祖国的热爱!”

朱克小女儿朱元植说:“南京的文人很有威严,她听到文人建议为父亲立像,很感动,也极力支持立像。上世纪五十年代,她父亲曾为保护明城墙发声,他的意见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停止了拆城墙的进程,保留了部分城墙。所以,我觉得纪念他是对的。”至于立像应该立在中华门城楼上,还是立在石头城公园,朱元植认为两个地方都好,她父亲可以凝望自己守护的城墙。

朱克小儿子朱元枢对于为父亲立像一事不愿多谈,他告诉记者,自己无权置评,“但学者、读者提出为父亲立像,是代表民意的,立像可以鼓舞大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朱克的孙子朱乐川受祖父和曾祖父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我真希望南京能尽快树立我祖父的雕像,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而且南京人纪念我祖父,不仅仅是因为他保护了明城墙,更是因为他对南京的热爱。”雕像该怎么树立?朱乐川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位置可以选择在中华门城墙上,也可以选择在城门口附近。雕像旁边,还可以刻上一段《金陵古迹调查》的节选。

文化遗产志愿者

希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朱克先生的雕像。

近日,“主题南京”网站上一群追随朱克脚步的文物志愿者也发出呼吁信,希望在人们心中树立一座雕像,将朱克的精神和气节凝固,将他取得的成就和未竟的事业凝固。“树立一座看得见的雕像很容易,树立一座在人们心中的雕像却很难!”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记得或以为朱克先生是南京城墙的“守护神”。文保志愿者们的看法是,朱克为南京城墙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南京及周边地区文物进行了系统调查。他通过实地测量、摄影考察,结合考证,编纂了《金陵古迹图集》《金陵古迹景区图集》《建康六朝陵墓图集》三部著作,为后人留下了详实的考证和图像资料,也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城市记忆。

文保志愿者代表老邵说,希望在人们心中树立一尊雕像,凝固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气节,凝固他的功绩和未竟的事业,这尊心中的雕像,将时刻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尊重历史文化遗迹。 “我们不想在博物馆里漫步时听到最多的参观者问这些文物值多少钱;也不想在古迹间漫步时看到最多的自私的描绘和粗鲁的破坏。我们希望来到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朋友们,不仅从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了解南京的石刻、青瓷、书画中的六朝文物,城墙、孝陵、功臣墓、故宫遗址中的明代文物,民国建筑中的民国文物,都是可以直接触摸到的文化符号,是我们城市的主题文化。”

其次,志愿者们希望文物部门的管理人员能在心中树立起朱克先生的雕像。他们心中的这尊雕像会警示人们,80年前的“黄金十年”和70年前的战乱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远远小于“城市开发时代”带来的破坏。朱克先生曾在《建康兰陵六朝陵墓研究》中说:“然而,我们怎能让祖先留下的伟大遗迹,我国艺术史上仅存的硕果,任由风雨吹拂、霜雪侵蚀,最终湮没于世?”看看如今南京周边的六朝陵墓石刻,它们大多仍“荒芜在荒野,任由风雨吹拂、霜雪侵蚀”,并未全部得到应有的保护。

最后,志愿者们也希望研究六朝的学者们,能在心中树立起朱恪先生的雕像。心中的这尊雕像,将永远鞭策学者们,要追随以朱希祖(朱恪的父亲)和朱恪为首的这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范和学识,不要固步自封。自《六朝陵墓调查报告》和《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出版以来,还有哪本书能在研究内容或影响力上超越前人呢?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55381115
24小时咨询热线:1870194559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55381115

187-0194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