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朱立群,1966年出生,男,汉族,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现任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桐乡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1994年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桐乡市支部主席,桐乡市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常委,第九届桐乡市政协委员。
“水为什么这么清?因为有了源头的清泉。”2002年7月9日,《团结报》用这首诗赞美桐乡市革命委员会委员。桐乡市革命委员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只有4名委员,只能先成立一个小组。1988年9月,桐乡县革命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当时有8名委员。2007年11月,在支部基础上成立了桐乡市革命委员会第一届总支委员会,党员人数扩大到25人。2016年盛夏,根据章程,桐乡市革命委员会总支升格为桐乡市革命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桐乡市革命委员会已经成为桐乡市政治舞台上一支具有较强政治参与能力和议政能力的民主党派生力军。
回顾过去,桐乡民盟的蓬勃生机与朱立群同志多年来的辛勤耕耘分不开。
基层建设需要坚强舵手
1992年9月,年轻气盛的桐乡市工商局委员朱立群光荣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朱立群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受到了老党员的普遍好评。这位老主席杨恩明口中的“小朱同志”,很快就脱颖而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骨干党员。2002年6月,桐乡市革命委员会举行选举,36岁的朱立群当选为桐乡市革命委员会第四支部委员会主任。
世纪之初,万事如新。朱立群带领一批支部委员为支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坚持每年为民革委员会每位委员订阅《团结报》、《友情报》、《热爱中华》,为党员提供必备的资料,为党员加强学习、进行自我教育奠定基础。新的班子有了新的气象,寻找、发展新党员,为桐乡民革委员会注入新鲜血液,是朱立群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地,与原国民党有关系的人、与民革委员会有历史和社会渊源的人越来越少。好在浙江的法治建设比较先进,吸纳社会和法律人才比较容易。 几年来,中国国民党桐乡市革命委员会拥有朱丹华、范云海、沈洪斌三位高素质律师,为了增加普法覆盖面,朱立群自觉地把他们分散到总支下面三个支部去,得到了广大党员的掌声。
2015年春,《团结日报》副刊部给桐乡市革委会总支写信,推荐桐乡专栏作家冯杰加入革委会。朱立群对此十分重视,与分管副主任朱立云一起对冯杰有了很深的了解。他觉得冯杰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对民国史、抗战史的研究却独树一帜。单位视察当天,朱立群笑着说:“小冯,你的爱好跟以前的国民党有很深的联系,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2016年12月,冯杰积极参加革委会嘉兴市委员会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为桐乡市革委会争得了不少荣誉。 “我们在考虑新党员的时候,对一些有特殊特长的人,不妨适度降低刚性条件,非标准地选拔人才!”说起这几年的基层建设,朱立群脸上充满信心和从容。
如今,桐乡市民杰党组织39名党员爱党如己,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党的社会形象逐年提升,树立了“顾全大局、团结一心、奉献爱心”的“桐乡市民杰党风”,在桐乡民主政治建设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朱立群的“掌舵”下,桐乡市民杰党组织先后荣获2002年至2007年浙江省民杰党组织先进支部、2010年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等荣誉称号。
政治提案的主要提出者
“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只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才有地位。”这是朱立群对参政议政的深刻理解。作为嘉兴市政协第四届委员、桐乡市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常委,朱立群是个“大提案人”。多年来,他共向两级政协提交提案127件。多年来,他经常登上桐乡市政协评选的优秀提案人、提案积极分子、优秀政协委员名单。他还被民革浙江省委员会评为2003-2004年度参政议政积极分子。
作为一个基层组织的主席,朱立群并不局限于个人参政。他的观点是,党的参政整体成效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充分体现。每年年初,他总是号召党员参加三个“一”活动:“一份提案”,要求党员中每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至少提出一项建议或提案;“一份社情民意”,每个党员至少提供一项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一份调研提纲”,要求各支部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在调研的基础上向总支提交与桐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调研提纲,为总支加强进一步调研提供建议。正是因为这三个“一”活动的坚持,民革在桐乡政治舞台上的提案数量和质量每年都比其他兄弟民主党派高出一筹。 如此明显的成果,自然和朱立群的良苦用心分不开。
每年年初,桐乡民革都会围绕中心工作召开专题讨论会,确定调研提纲,落实调研组成员。十多年来,朱立群牵头撰写了《城市社区发展现状与建议》《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桐乡城市品质》等38篇调研报告,内容涉及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保障、再就业工程、医疗体制改革、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等各个方面。多次在政协全会、常委会上作报告,多篇文章被政协、统战部收录调研报告集。 特别是《加强诚信建设推动桐乡人文发展》研究报告由于其可操作性强,于2006年6月10日在《友谊报》、2006年8月24日在《政协报》全文刊登。
此外,朱立群积极参与嘉兴市委“访智问智、聚智问策”活动,向市委、政协提供《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若干建议》《革命圣地嘉兴南湖“红船”收费20元不宜》《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建议》等20余条舆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也有遗憾,多年来我一直呼吁乌镇景区免费向当地人开放,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完美解决。有时候我有点难过,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撼动不了大树。”朱立群向来直言不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不喜欢客气。
祖传工作和社会服务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通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向海外特别是台湾宣传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党员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在港澳台有亲属,我们利用这个优势,通过人员交流、书信往来等方式,积极推动两岸交流、招商引资和社会服务。”朱立群心里有打算,只要有党员的海外亲友来桐乡,一定要第一时间去看望接待,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宣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介绍祖国和家乡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2005年4月,应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连战率国民党代表团到大陆访问8天7夜。连战此次大陆之行被称为“破冰之旅”,揭开了两岸关系的新篇章。同年7月,桐乡民盟老党员夏云祥的父亲夏国华在台北病逝。抗日战争时期,夏国华曾任桐乡县黎里乡代理乡长,后被派往浙西天目山参加军事训练,还担任当地游击武装中队队长,多次协助正规部队与日军作战。葬礼期间,连战派人送党旗掩护葬礼,国民党副主席、“立法院议长”王金平前往吊唁。 朱立群得知消息后,及时通过桐乡市委统战部向夏国华在台亲属发来唁电,并委托赴台参加葬礼的夏云祥同志以党的名义帮忙敬献花圈。
事情似乎就此结束,但随后的发展却掀起了统战的又一个高潮。夏云祥从台湾带回了父亲夏国华的十三万字回忆录和连战署名的《国民党盖棺论证》。朱立群和副主席朱立云分头工作,最终感动夏云祥同志将盖棺论证和回忆录捐赠给桐乡市图书馆永久保存。这一举动无疑是桐乡市革命委员会祖传统战工作一笔实在而沉重的一笔。
朱立群是个心地善良、把爱心放在社会服务第一位的人。2001年,他从统战部了解到桐乡农村一个12岁的孤儿于某生活贫困,需要救助。他立即联系浙江恒基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共同伸出援助之手,每年资助她3000元学习和生活费。于某后来考上了宁波大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2008年汶川地震,全体党员向灾区捐款捐物共计1.75万元。经过党内集体调研,朱立群主动向市政协表示,愿意“在需要的时候到灾区当义工,免费收养5名灾区孤儿,为灾区捐建一所‘民革希望小学’”。 2009年台湾“八八台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朱立群第一时间行动起来,通过嘉兴市委将各支部常年活动经费全部捐献给灾区……
爱心一次次传遍人间。朱立群的爱心榜样激励着广大党员。老同志袁协昌历时5个多月,为一批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农民工四处奔波、呼吁维护合法权益,最终解决了长期拖欠的工资问题;企业家党员申建、刘建平、朱建章、杨汉荣等慷慨解囊,为“五水共治”捐款……这些都体现了桐乡民盟员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传播正能量
仔细观察,桐乡民进党员活动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座谈会上,年轻党员和老党员常常分坐;走访视察时,总有年轻党员从始至终陪伴、支持老党员;出门在外时,年轻党员和老党员总是同住一间房。朱立群坦言,一开始自己并没有想那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桐乡民进党员之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互帮互助、关爱互助的风景线。“无论是政治理论培训,还是文艺娱乐活动,老党员参与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年轻党员,老中青积极响应、同台演出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是他们对老主席、老党员的关心,遇到问题就请教,老同志们不遗余力地热情传授知识、帮助他们的结果。”
2010年7月,为确保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不出现盲区,满足患病党员的精神力量,朱立群与总支委员驱车前往40公里外的嘉兴武警医院,给住院的老党员余东贤和陪同住院的革命委员会老党员丈夫张国恒送上“核心价值观”学习资料。看望结束、临别之际,两位老党员的一句“谢谢”触动了总支委员的心:这朴素的两句话,既表达了对总支慰问的感谢,也表达了对自己在患病期间能及时得到精神食粮的鼓励的由衷感激。
“访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是民革中央安排的一项传统活动,旨在通过缅怀民革前辈在光辉岁月的功绩,增强作为民革委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朱立群经常根据活动主题,安排时间带党员外出散步。在担任主席的14年里,桐乡民革委员的足迹遍布国父纪念馆(台北)、宋庆龄故居(北京)、朱学藩故居(上海)、冯玉祥故居(巢湖)等地。“同志们,我先讲几句话……”这是朱立群每次组织外出散步的开场白。 他也很高兴能和各个年龄段的党员们打成一片,“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爱国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朱立群非常注重在活动中传递正能量。
2016年7月,朱立群卸任董事长职务。换届当天,很多同志围在他身边,纷纷表示,桐乡民革这些年的蓬勃发展,确实和他起到了牵头作用分不开。朱立群谦虚地说:“没什么,只是尽了一点自己的本分而已。我相信,在徐建东董事长的带领下,桐乡民革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