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家港陵塔官方网站-太仓公墓浏河墓区-浏家港陵园-浏河公墓价格-浏河墓地价格-浏河公墓一览表-浏河陵塔公墓-浏河壁葬墓区

    墓园地址:浏家港三里村

    官方热线: 021-55381115

    24小时热线:187-0194559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55381115, 187-0194559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家港陵塔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4-06-18 20 浏览: 154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陈聪)今年2月21日是陕甘红军、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逝世76周年。毛泽东曾两次在谢子长墓上题词:“民族英雄,死了还活着”、“谢子长同志永远活着,一辈子战胜人民公敌”,并亲自撰写了碑文。

谢子长,1897年生,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19年起,就读于西安省立第一中学、陕北联合县榆林中学。1922年考入太原军校学习军事。1924年回到安定县办民兵,任团长。同年赴天津、北京参加反帝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根据党的指示,回到安定县继续办民兵,并利用团长身份开展革命活动。 同年任陕北军阀荆岳秀部下、具有进步政治倾向的石谦旅某团连长,并在团内秘密发展中共党员,成立中共特别支部。1927年2月,当选为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主席团委员、农民协会促进会委员。创办青年军事干部训练班和农民运动训练所,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教育。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治土豪劣绅,被群众誉为“谢青天”。

1927年10月谢子长、唐枢组织和领导了清涧起义,任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副司令员。1928年5月参与领导卫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革命军第三营营长。起义失败后,返回陕北开展武装斗争,任中共陕北特委军事委员会委员。1930年8月任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司令。1929年至1931年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工作。 1931年10月,与刘志丹等把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并为西北反帝联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总司令,率部在陕甘边界作战,建立革命根据地。1933年夏,被派往察绥抗日联军第十八师,负责中共组织工作,协助师长徐全忠指挥作战。同年11月,返回陕西,任中共中央北方代表派驻西北特别军事专员。 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恢复了陕甘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加强了第二、第三支队,建立了第四、第五支队,并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了赤卫队、少先队、妇女会等,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创建了安定、延川根据地。

1934年7月,谢子长任陕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总司令,率部攻打安定县城,占领县政府,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大大提高了红军的军威,促进了陕北游击战争的发展。8月,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治委员,率红二十四师三团和陕北游击队第一、二、五支队,在陕北、陕甘边苏区进行第三次反“围剿”,取得清涧河口、横山董家庙、安定县城等战斗的连续胜利。 河口战役中,谢子长不顾个人安危,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不幸被敌弹击中胸部,身负重伤。他强忍剧痛,坚持指挥,直到战斗彻底胜利。1935年2月5日,谢子长当选为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因医疗条件所限,伤势不断加重,于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终年38岁。同年,中共西北工委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政府决定将谢子长遗体重新安葬在其家乡枣树坪。 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子长烈士陵园。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55381115
24小时咨询热线:1870194559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55381115

187-0194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