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湘客户端记者张青
春暖花开,暖暖的金色阳光洒在烈士故里开晖镇。孩子们在杨开晖故居前快乐地玩耍;纪念馆里,市民循着足迹追寻红色记忆;漫步到附近的飘峰山,采摘春天第一筐野菜,做满满一筐清明糕……4月,长沙县开晖镇迎来了旅游客流高峰。人们来领略精神、学习修行、赏花“赏春”,红绿相融的旅游模式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4月4日上午,笔者电话联系开晖镇杨开晖纪念馆、飘峰山庄、大井林场等旅游景点,得到的答复几乎一致:“旅游流量恢复得很好!”笔者从开晖镇文旅服务中心了解到,兔年一季度,该镇游客量突破68万人次,创三年来最高水平,旅游综合指数再创新高。
红色旅游更“红”
一张地图汇聚全球游客
4月4日,经过一天的闭馆,杨开慧纪念馆重新开放,迎接游客的到来。清晨,这条民俗商业街顿时热闹起来,熙熙攘攘的游客纷纷举着手机拍照打卡。
“都是因为红色教育地图发布,来团建的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红火起来。”杨开慧故居门前游客如织,小吃摊老板苗浩语气急促。
据悉,今年3月,开辉镇依托已有资源优势,精心选点连线,绘制了开辉镇党校、乡村振兴学院红色教育地图,地图一经发布,吸引了不少单位和团体来开辉学习、团建。
打开这张地图,你会看到“红党旗颂女性”“红党旗燃烧初心”“红党旗美丽乡村”“红党旗人才兴”“红党旗产业兴”“红党旗文化强”六大教学路线,主题鲜明,各具特色。
“开辉游客这么多,有事可做!”在红色教育地图的带动下,开辉镇葛家山村顺势而为,新建红色旅游新村等景点,成立葛家山荷梅村示范区党员教育驻村教学点。这些景点、教学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前来。
“我们还能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提供多层次、分类、全覆盖的服务,单位、团体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专属线路。”开慧镇党委书记、党校校长陈元志介绍。
春季出游更受欢迎
一盘野菜点燃春天的味蕾
春暖花开,山野菜开始萌发,随着蕨类植物、香椿芽等山野菜的出现,开辉镇飘峰山已形成大型山野菜秀。
飘峰山半山腰有一座飘峰山庄。
“谁说茶是苦的?甜得像荠菜,这是苦菜荠菜。”“想着乐盘水,摘点芹菜,这是野芹菜。”“摘点芹菜,这是芭蕉。”一大早,飘峰山庄的海爷就带领游客们走进大山,追随古人的足迹,踏入田野,按照《诗经》的记载,识别、采摘野菜。
采野菜的人都知道其中的乐趣!不一会儿,一筐青翠的野菜就装满了。回到山庄,几个人拿出一把新鲜的香椿,一个个掰开,去掉老茎,洗净切碎,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打入几个鸡蛋,撒上一点盐,拌匀,煎或煎几分钟。炒鸡蛋的香味夹杂着香椿特有的香味,是这个季节独有的美妙。
这种“吃春”既雅致又接地气,早已超出了填饱肚子的范畴。海爷介绍,“清明兼具节气和节日的双重意义,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清明这天,古人上至皇家下至百姓,都外出踏青赏春、吃春粮。”
人间烟火味最能抚慰老百姓的心。春天,野菜成了开惠很多餐馆最受欢迎的菜肴。很多人到开惠“觅食”,就是为了尝一尝春天的味道。
走进一家名叫“凯辉大碗厨房”的餐馆,浓郁的乡村气息,让人一进门就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有蕨菜、野芹菜、刚出土的春笋……”这是店里最常见的菜品介绍。新鲜的野菜让老板娘苏洁忙碌又开心。她有时忙着招呼顾客,有时忙着和工人们一起摘菜、上菜。
“菜品以新鲜应季蔬菜和开辉镇的山野菜为主。”苏杰说,“因为是春天,生意特别好,这段时间店里基本都是满座,周末也有人排队等号。如果每天都能像春天一样热闹,那我们餐饮业才真正进入春天。”
随着厨师的“表演”流畅,一道道鲜绿的菜肴热气腾腾地从锅里冒出。酸菜炒春笋、水芹炒腊肉、苦菜炖土豆……这些来自很多人童年的家常菜诱惑着食客的味蕾,唤醒了他们灵魂深处的乡愁。
“让红的更红,绿的更绿。”4月第一个工作日,开晖镇党委、政府再次传来喜讯。陈远志介绍,今年开晖镇将依托“红色+绿色”产业,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开晖特色品牌,努力打造湖南省旅游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