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家港陵塔官方网站-太仓公墓浏河墓区-浏家港陵园-浏河公墓价格-浏河墓地价格-浏河公墓一览表-浏河陵塔公墓-浏河壁葬墓区

    墓园地址:浏家港三里村

    官方热线: 021-55381115

    24小时热线:187-0194559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55381115, 187-0194559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家港陵塔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色密码”

发布时间:2024-07-09 20 浏览: 181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上,基层涌现出无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追梦人”。

为铭记奋斗历程、担负历史使命,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政事工作室专门策划了建党100周年特别报道《追梦人》,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南水北调、灾后重建、脱贫攻坚、大抗疫等主题,深入湖北红安、云阳、武汉和青海玉树州、海东市互助土县榕树村,深入群众生活、实践沃土、基层现实,书写生动故事。

“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色密码”

“小黄安,大家都是英雄,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儿上阵,女儿送粮。”

几乎每一个红安人都会唱《黄安谣》。

红安,原名黄安。1927年11月13日,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黄安、麻城两县数万农民在鄂豫皖地区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右翼武装反抗的第一枪。黄麻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江以北地区领导的第一次农民武装起义。

据统计,红安为新中国的诞生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其中22552名烈士。革命战争年代,这个小小的山区县派出了6万多位将士,到新中国成立时,存活下来的只有1%,其中涌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领导人和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位共和国将领。红安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徐向前元帅曾为红安题词:“两百位将军同乡”。

秦基伟故居_秦基伟原籍_秦基伟祖坟

黄马起义暨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近日,《政事儿》走进大别山红安,探寻红安崛起的“红色密码”。

“十四万红安人民为革命牺牲了,我们的红安沾满了鲜血。”

红安七里坪镇熊家嘴村83岁的村民姜能山,60年来一直做着一件事,守护着鄂豫皖三省革命斗争中牺牲的73位无名烈士的墓地,从未间断。

熊家嘴是红安革命的发祥地,1927年,革命烈士程照旭率领300余名农民起义,打响了黄麻起义的“第一枪”。

1930年春,红军在鄂豫皖地区浴血奋战。蒋家岗红四方面军医院每天都接收大量伤员,不少人因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后来,在村民的帮助下,在蒋家岗村东边的山坡上安葬了73位烈士。

中共鄂豫皖省委旧址

蒋能山是红军遗腹子,1938年他出生时,父亲蒋德山已被敌人残忍杀害。“红安有句俗语叫‘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14万红安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们红安染上了鲜血的红色。”蒋能山说。

“”,这个数字在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的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上格外醒目,成为了红安人民无法忘记的数字。

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

秦基伟祖坟_秦基伟原籍_秦基伟故居

高3.3米、长74米的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22552名红安革命烈士的名字,从名字的先后顺序看,很多烈士都是同一家族、同一辈人,有的甚至是全家战死沙场。

除了22552名在册的烈士,还有更多无名烈士,浓缩在那个令人瞩目的“烈士名单”里,他们把全部热血洒在革命征程上。

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

蔡军,80后,现担任红安县旅游投资公司对外宣传负责人,从事红色文化宣传工作13年。蔡军的曾祖父蔡希松19岁参加工作,21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1983年被民政部追授烈士称号。

“2008年6月,我被考入黄麻起义暨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担任宣传员,我爷爷知道后非常高兴,我和曾祖父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蔡西松是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登记在册的22552人之一。蔡军说:“我的曾祖父很幸运地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烈士墙上,而更多的人成为了无名英雄。每次去烈士纪念墙讲课,我的心情都不一样:小心翼翼,敬畏中又带着激动。我知道,我的曾祖父能听到我讲的话。”

“红安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红安之所以是红色的,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烈士的后代,我有责任接过接力棒,继承祖辈的事业。”谈起曾祖父,蔡军百感交集,“一方面,我为曾祖父过早去世,没能亲眼见证我们的繁荣昌盛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我又为他为革命牺牲而感到自豪。”

“鄂豫皖地区历来有这样一句话,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上满是忠骨,岭上立着丰碑。”红安县档案馆馆长、历史研究中心主任辛向阳说,红安之所以这么红,不仅是因为200多位将军从这里走出,更重要的是14万英雄的红安儿女为革命牺牲了生命。

“让村民永远记住我们村里牺牲的烈士”

七里坪镇观音阁村村委会的大会议室的墙上,镌刻着该村戴先春、戴本太、秦静宜等55位烈士的名字。

这个想法来自村支书、少将秦光远的侄子秦秋平。“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游客参观,这55位烈士的名字都是必看的。我想让他们永远记住在我们村里牺牲的烈士。”

观音阁村委会

秦光元出生于1913年,1931年他和55名同村青年一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后来55位战友相继倒在战场上,只有秦光元活了下来,这成为他一生的心痛。秦光元后来在武汉军区服役,1955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章。2002年在武汉因病逝世。

“我舅舅总说自己为国家做了贡献,对乡亲们心怀愧疚,他花了3000多元给这些烈士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的背面刻着55位烈士的名字。”秦秋平记得,舅舅每次回村,老人都会问:“我的儿女呢?”秦光远不吭声,只是总是用手枪朝天空鸣两枪,安慰55位战友。“我多次去武汉看望他,舅舅一个人站在窗前发呆,一个人看着窗外,肯定是想念战友了。夏天他休养的时候,舅舅就会回红安看看。”

秦秋萍曾到武汉找舅舅秦广元帮忙找工作。“他不同意,让我们不要特殊对待,也没给我们姐弟俩安排工作。舅舅总是告诉我们,村里要尊老爱幼,做事要正派,要帮助烈士后代和家属,不能干违法的事。要是干了,别跟人说我是你舅舅,我才不帮你们。”

秦秋平后来到大连当货车司机。2008年村委会换届,村里缺少年轻人,村民就请秦秋平回来当村支书,一干就是13年。“我舅舅去世几年了,我就打电话问舅妈怎么办。舅妈说,你既然是党员,就回去担起村里的重担吧。”

秦秋平刚当上村支书时,压力很大,他不会种地,在外太久也不了解村里的情况。为了做好群众工作,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及时响应村民的呼声。“当时没有工作方法,只能用笨办法来获得群众的支持。我到田里去,递烟,跟群众说话,讲政策。我天天跟群众打交道,坚持原则,懂政策,善于传道,决策公开透明,不偏袒亲朋好友,群众就渐渐信任我了。”

最让秦秋平操心的,是如何利用这片红土地发展旅游经济,带动村民发展。“我们村红色文化底蕴浓厚,2019年,村里重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成为观音阁村的精神地标。一开始,我们村委会5个人每人出2000元作为活动经费,后来发动群众搞红色旅游经济,保护修缮秦光远故居。目前,村办不仅建有红军食堂,还有‘三位一体’教学接待点,积极对接红安干部学院、湖北组织干部学院学生,当卫生员、导游、服务员,大力发展红色经济。”

所谓“三同”,就是学员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目前,观音阁村已将24户75间房升级为接待点,每户年收入5000元至1万元不等。村民秦祖江家就是接待点之一。秦祖江的爷爷秦尊宝26岁随秦光远入伍,29岁牺牲。每次家里来客人,秦祖江都会讲起爷爷的故事。“虽然我知道的很少,但这是一种传承,尊重历史,不忘先烈。”

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副主任王东英说,观音阁村“三同”教学接待点已成为全县推广的品牌。目前,红安县正加紧把革命纪念地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既保护了革命文物,又发展了农村经济。

红安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袁继学说,2019年,全县旅游收入59亿元,其中红色旅游突破49亿元;今年前5个月,全县红色景区共接待游客512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突破41亿元。“红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旅游正在成为红安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尽全力守护故居,无论薪水多少”

秦秋平也是一名文物保护员,负责保护秦光远故居。“我平时会检查房子有没有漏水,打扫房间,尽量保持故居的原貌。”秦秋平说,保护文物既是尊重历史,也是一种传承,让下一代知道缅怀先烈,不要忘记先辈的牺牲。

七里坪镇烟店河村秦罗庄湾,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穿山而过,村内有秦基伟将军故居、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红二十八军招兵处、红军缝纫厂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原国防部长秦基伟将军的故乡。

秦基伟故居

烟店河村是2020年全国首批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之一,第一书记孙伟是一名“80后”,同时担任七里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他介绍,烟店河村目前正依托村内三位将军(秦基伟、秦伟江、秦天)和四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入挖掘区域内现存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着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将烟店河村打造成为集红色文化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全国知名将军村。

1961年出生的村民秦先友,近10年来一直负责秦基伟故居的日常管理保护。

每天到秦基伟故居,秦先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擦拭桌椅,然后接待、登记游客、进行安全指导。“游客来自世界各地,有远道而来的新疆、福建,也有邻村村民,今年来参观的近3万人。没有游客的时候,我就把故居里的桌椅搬出去晒干,防止被虫子啃食。”

秦先友在清理秦基伟故居

“我是听着秦将军的故事长大的,他生前非常重视家乡的建设,1989年最后一次回来时,提出要支持家乡的子弟读书,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秦先友说,“秦基伟的两个儿子秦伟江、秦天每年清明节也回来祭拜祖宗。两兄弟轻装上阵,从不惊扰村民,回来就和我们聊天,说故居这么多年没有被损坏,很感谢我们的工作。我和一起长大的秦伟江同龄,秦基伟将军为国捐躯,保护故居是我尽职尽责的,工资多少我不在乎,我为这份工作感到自豪。”

秦基伟故居内景

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副主任王东英说,红安目前正在持续推进文物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项目。“目前,已扩充了108名专兼职文物保护人员队伍,覆盖县级以上所有文物保护单位。县里每年两次对文物保护人员进行培训,压实责任,对文物安全检查进行月度分析、季度汇报,为文物保护工作守住‘底线、红线、生命线’打下坚实基础。”

“让枯燥无味的档案焕发活力,成为新鲜的教育资源”

2019年,秦秋平的父亲秦尊礼去世。在整理父亲信件时,他发现了舅舅秦光远将军20年前写给父亲的10封家信。“最早的一封写于1967年,最晚的一封写于1998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个箱子我父亲一直放在阁楼里,不让我动。”

“秋萍在电话里说,村、组领导同意免除你们家交佣金,我以前信里就说了,不能免除,你们还是得交,这很公平,很光明正大。”“春节快到了,今天我给下面四位同志汇款,100元给遵怀,120元给方家畈朱,130元给二五方司徒,150元给秦家畈秦昌义。春节期间,除夕或者大年初一,你们煮半斤米,烤一斤猪肉,加上两两酒,好好招待小宋岳父大吃一顿。”家信里写满了往昔岁月的旧事旧事,也写满了秦光远将军的家风与初心。

秦光远致秦尊礼的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秦基伟祖坟_秦基伟故居_秦基伟原籍

红安县档案馆馆长、历史研究中心主任辛向阳得知此事后十分关心。“我立即打电话给秦秋平,让他把这些家书留着,后来捐给了县档案馆保存。这些家书充分展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严于律己、修身养性的高尚品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具有十分现实的教育意义。”

“要让死去的档案活起来,成为新鲜的教育资源。”辛向阳从事地方党史工作30多年,主要研究鄂豫皖地方革命史和红四方面军战争史,对红安革命史有着清晰的认识。

他始终认为,地方党史躺在书架上是没用的,应该服务于实际。目前,红安档案馆充分利用档案资源,组织策划了多个展览,参与了董必武故居纪念馆、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的修缮和展示工作。

有一次,辛向阳到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同事说:“红安不是‘中国第一将军县’。”他很受刺激,决心办个展览证明红安是。“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花了近一年时间,把每一位将军的出生地,都查到了行政村下面的自然村。红安出过两位国家领导人,61位授衔将军,130多位省、军级高级干部。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这个事实是推不过去的。”

目前,“两百位将军同乡”展览正在红安县档案馆一楼展出,已成为众多党政干部来红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看项目。

与此同时,辛向阳等红安相关部门正争分夺秒做好历史“抢救工作”,为幸存的老战士留下影视资料。“一些老红军在他们去世前,会把珍贵的档案资料捐献给档案馆,我们会开辟一个档案室,接管下来,研究它们的历史价值。”

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副主任王东英也介绍说,红安本着“保护第一、抢救第一”的原则,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对革命文物开展抢救性收集工作,并拍摄幸存老红军战士的影视资料,进行历史存档。

目前,辛向阳正在对红安县一批红四方面军战时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批档案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老农民、老红军战士的采访,真实可靠,是研究红四方面军最完整的第一手资料。近年来,我们又与高校合作,对500多万字进行抢救性整理和数字化处理。采访内容当时是用红安方言进行的,很多地方需要仔细校对核实,需要耐心和时间。”

辛向阳刚进入档案工作时,一位老领导曾对他说:“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你必须坐十年板凳”。“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如果没有沉着、敬业的精神,不了解红安的革命历史,就不能干好这项工作。我们目前正在对涉及的人物、地名、重要时间节点逐一进行核实核实,对历史、对后人负责。”

“每个学生都应该能讲一个红色故事”

在红安,还有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红小导游”。他们头戴小红帽,身穿红衫,肩扛红队旗,漫步在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长盛街等红安县著名景点,给游客讲解红色革命历史。

红安军城小学61班的彭越就是其中之一。“我从三年级开始加入‘小红导游’队伍,熟悉李先念、秦基伟等革命前辈的事迹。周末我会按照安排去景区给游客讲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

红安实验小学42班学生周蜜周末将去黄麻起义暨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讲学。“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红安、了解红安、爱上红安。”

红安县教育局副局长余继忠介绍,红安县历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自2005年起成立“红色小讲解员”队伍,从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今年,借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红色小讲解员”活动,要求每一位中小学生都能讲好一个红色故事,并纳入德育评价体系。

红安县“红小导游”/受访者供图

年轻导游自愿报名参加学校的导游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开始执教。为了方便记忆,各学校还专门改编了导游词。目前,红安正在组织编写一套通用的导游教材。

“红安家家都有红军战士、家家户户都有忠诚的烈士,而每个烈士都有一段悲壮的故事。我们从身边的人入手,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这样不仅解决了外地游客来红安听不懂红安话的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仪表形象等,弥补了课堂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讲英雄故事能潜移默化地熏陶自己的品格,让学生从小学会尊重英雄、捍卫烈士。”余继忠说。

《政事》 () 撰文:何强 摄影:翟永军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55381115
24小时咨询热线:1870194559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55381115

187-0194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