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玉棺细部(蔡震 摄)
28日,江苏盱眙的大云山千年古墓在经过长达10个月的挖掘工作后,取得了显著的考古成果。此次发掘中,众多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其中不乏能够彰显墓主尊贵身份的玉棺和金缕玉衣。专家们根据墓葬的规模、形制以及出土的遗物,初步判断大云山汉墓应属于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墓葬。同时,关于墓主是否为荆王刘贾的猜测已被排除,但其真实身份仍需进一步的调查与确认。
大云山古墓群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家族墓地,其中已发掘出三座大型墓葬,一座车门陪葬坑,两座武器陪葬坑,以及十三座陪葬墓。整个墓园占地面积达到了25万平方米。考古专家组组长邹厚本透露,一号墓和二号墓已被认定为夫妻合葬墓,两墓均出土了金缕玉衣,其中部分玉衣的金丝保存得相当完好,从中可以窥见古代的编织技艺。2号墓不仅出土了玉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在此之前,玉棺仅见于河北的满城和徐州的狮子山两地,别无其他。(赵京安 仇语婧)
金缕玉衣
汉代皇帝与贵族在逝世后,身着玉衣作为入殓之服。根据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玉衣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它们由众多四角穿孔的玉片,借助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织而成。玉衣的起源可追溯至东周时期,直至三国时期,曹丕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玉衣,这一习俗历时约400年。金缕玉衣乃汉代丧葬礼仪中等级最高的殓服,仅限于皇帝、诸侯王以及寥寥数位亲近大臣穿戴。截至目前,我国出土的玉衣已超过二十件,然而,金缕玉衣的发现数量却仅有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