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绍兴市区萧山街笔飞弄13号,是具有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蔡元培祖上在明末从诸暨迁到了山阴 。清道光年间,蔡元培的祖父嘉谟公在笔飞弄购置了房屋,起初有三楹大厅,后来又在屋后加盖了五楼五底,自祖父以下三代共同居住,蔡元培的父亲培宝煜住在东首的一楼一底并带有一骑楼,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在此诞生,座楼的东次间是他的书房兼卧室,在他28岁之前,以及在绍兴中西学堂(现绍一中)任职时,还有历次返乡时,他都居住于此 。
故居的主要建筑包含门厅、大厅、座楼,一共有三进,占地面积为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是1004平方米,采用砖木结构,有花格门窗,乌瓦粉墙,地面是青石板。门厅有三间,朝向为坐西朝东,门楣匾额上的“蔡元培故居”是艺术大师刘海粟书写的。厅内放置着蔡元培的半身塑像,其目光和蔼且睿智,展现出一派长者的风范 。大厅上方悬挂着毛泽东褒誉先生为“学界泰斗”的匾额,还有一副挽联,挽联由他人撰写,沈定庵书写,内容是:“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的光辉历程 。
现故居大厅前厢房被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用来介绍蔡元培先生一生业绩,大厅及两边间也被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座楼前西厢房同样被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座楼西边间还是被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蔡元培故居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城区笔飞弄13号,这里是蔡氏祖父以下几代人的聚居之地。蔡元培生活于1868年至1940年,他字鹤卿,号孑民,通过科举出身,曾担任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故居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是砖木结构,一共有三进 。第一进门厅朝向坐西朝东,上面悬挂着刘海粟书写的“蔡元培故居”匾额;第二进厅堂坐北朝南,第三进楼房同样坐北朝南,三进分布不在同一条轴线上。从门厅通往堂厅的前天井格外开阔,面积差不多有篮球场那么大,周边的围墙也非常高,形成高墙深院,显得气势不凡。第二进是一堂两厅,已经被辟为陈列室,堂厅正中间摆放着蔡元培的半身塑像,很有学者的风度。左壁悬挂着巨幅联语,该联语由毛泽东撰写、沙孟海书写,内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右壁有一副对联,由某人撰写、沈定庵书写,内容是“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某某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后进是坐楼,为五楼五底的建筑,蔡元培在此处出生,还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蔡元培故居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培出生于1868年,逝世于1940年,他字鹤卿,号子民,是浙江绍兴人。他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曾担任光复会会长,还赴法留学,回国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以及中央研究院院长。从1917年起,他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32年,他与宋庆龄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40年3月,他在香港病逝。
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他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有着74年的人生经历,先后历经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以及某政府时代,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始终坚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