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龙山与兴化禅寺介绍
乙巳春节期间,我在徐州暂住,游览了云龙山以及山上的兴化禅寺和大士岩寺。云龙山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兴化禅寺坐落在东边山脚下,两座寺庙的位置在山顶相连。顺着山路一步步攀登,走大约两百米远,就能够到达山顶。在云龙山的东边山脚下,安放着历史悠久的兴化禅寺,而在西边山脚下,则耸立着威严的大士岩寺。两座寺庙于山顶相会,形成一处清幽的庭院,里面分布着招鹤亭、饮鹤泉等建筑。
> 兴化禅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兴化禅寺坐落于徐州云龙山东边,那里是5A级景区,这座古寺历史悠久,历经多个朝代的文化演变。它原先叫做石佛寺,这个名字源于北魏年间在山上雕刻的一尊大佛。那尊石佛非常高大,身长超过三丈(大约11.52米),如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岁了,它见证了佛教禅宗的种种变化。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宋梁时期开始,此地就设有寺庙,到了唐代开元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逐步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尽管多次遭遇战火破坏和重新修建,兴化寺依然坚固地矗立着,成为了徐州和苏北区域中规模最为宏大、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院。这个地方不仅吸引了许多佛教信众前来参拜,同时也是毛主席生前多次到访的场所。
02北魏石佛与摩崖石刻
> 北魏石佛的传奇
大佛殿之中,摆放着北魏年间的石佛造像,其建筑风格与雕刻手法,彰显了古代艺术的高超水准。兴化禅寺的入口,位于云龙山东边山脚下,连绵的寺院建筑一直延伸到山顶。若你来到最高点的兴化禅寺西门,顺着数十层陡峭的石阶往下走,大佛殿就映入眼帘。在此处,一座北魏时期的石佛安详地站立着,它默默见证了千百年的岁月变迁与虔诚信仰。大佛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606年,这一年完成了建造工作,并将北魏石佛的头部郑重地放置在了殿宇之中。
> 唐宋摩崖石刻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1993年偶然发现的唐宋摩崖石刻属于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精湛的佛教艺术。从大佛殿出发,行至大雄宝殿所在位置,一座雄伟的唐宋摩崖石刻造像殿便映入眼帘。这些石刻艺术品的创作起始年份为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然而在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整体构造构思精巧,从古佛殿中的巨石佛像开始,以此为重心,向两边呈放射状延展,逐步扩展开来。
03伽蓝殿与重要建筑
> 伽蓝殿及其意义
徐州的伽蓝殿祭拜伽蓝菩萨关公,展现了佛门与本土风俗的交融。我考察徐州时,去过两处寺庙,分别是“兴化禅寺”和“竹林寺”。这两座寺庙都在大雄宝殿的右前方,另外建造了伽蓝殿,用来供奉佛界敬重的伽蓝神关公。
> 兴化禅寺中轴线建筑
兴化禅寺的主体建筑群彰显着佛教文化的肃穆,令人肃然起敬。进入这座禅寺,最先看到的便是其宏伟的中轴线建筑布局。这些建筑不仅蕴含着古老的佛教文化精髓,更在每一块砖石、每一面墙壁上都透露出深邃的禅学意境。从寺门开始,到伽蓝殿结束,每一段路程都如同穿越历史长廊,让人体会到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安详静谧的气氛。
04其他景点介绍
> 招鹤亭与大士岩寺
招鹤亭以东坡诗意为蓝本,大士岩寺为观音修行之地,引得众多信徒前往。兴化禅寺西山门外,有座古旧的“招鹤亭”安然伫立。该亭采用砖木建造,将传统韵味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大士岩寺位于云龙山顶西部,自康熙五十八年落成后,一直是观音的道场,吸引无数人前来参拜。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即观音菩萨诞辰之日,更是会有大批信徒前来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