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8月27日电(记者桂娟、袁月明)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卧村下庄群东北部发现一批东周高等级贵族墓葬。随着29座陪葬墓的发掘,“昭王携周经于楚”事件初露端倪,或将为寻找失传千年的周王室经典提供重要线索。
“太子昭携周代经典而逃楚”是春秋末期影响深远的重大文化事件,《左传》和《史记》均有记载。有专家认为,此事件导致中国经典从南方传入楚国,不仅促进了楚国的文化繁荣,而且引发了诸子百家之争,对于研究先秦时期南北文化交流和中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下庄墓地布局规整,等级较高,是迄今为止南阳发现的最重要的东周高级贵族墓地之一,时代为战国早中期,为‘王昭逃楚事件’和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考古队领队、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乔宝桐说。
已发掘的29座墓葬均为南侧大型墓葬“步建忠”的陪葬墓,除3座墓道已被毁坏外,其余均为“阿字形”岩坑或土坑,有的还留有车马坑,说明这些陪葬墓的墓主生前地位较高,由此可见“步建忠”墓主人地位十分显赫。
考古发现,“卜建墓”为一座大型“甲字形”东周竖坑墓,因曾遭盗掘,文物部门已就地封存保护,有专家认为,此墓极有可能为王子昭墓。
已发掘的29座墓葬虽然被盗严重,但出土了300余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考虑到文物保护和展示的原因,车马坑尚未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振浩在视察发掘现场后表示,该墓葬群具有浓郁的周代王室气息,有明显的宗族墓葬特征,很可能是跟随太子昭入楚的贵族群体成员墓葬群。
“这里应为周王昭逃楚后贵族的墓地。”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蔡云章说,“周王昭逃楚带来了周王室的典籍和工匠,对以周王室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核心的南迁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乔宝桐表示,下一步考古人员将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性清理修复,并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车马坑的发掘将在制定详细保护方案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