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报新媒体讯(董毅 黄奇峰)农贸市场变得整齐、干净、有序,烟火气十足;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坑洼、路板破损、井盖缺失等问题得到解决。老小区的墙体进行了适龄改造,路灯、垃圾分类、消防设施进行了改造……在天宁的社区,居民热情友善;在天宁乡镇,村民文明和谐。
当前,常州正在努力打赢创建全国文明模范城市的“荣誉战”。天宁作为“主战场”,勇挑重担、责任担当,锚定“模范城市”目标,让文明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用好硬件,提升吸引居民的“颜值”
虹梅南路连接鄢陵中路和桃园路。改造过程中,沿街店铺的外墙重新粉刷,店铺招牌的颜色、款式也统一规划设计。商户表示,现在环境干净,停车方便,生意比以前好。无形中,“针灸微调”提高了市中心地区建筑业的人气。
行走在茶山街道富强村委会樟树桥村,浓浓的文化“气息”随处可见:幸福长廊以顺口溜的形式展示村规民约;清风阁营造出龙游河畔的“凉风来了”。 “诚信之花绽放”的反腐文化长廊……去年,该村完成城中村改造,村民住上了“江景房”。
文明城市需要注重“细节”。天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扎实推进“一张网管理”,有效解决停车难、交通拥堵、物业管理、垃圾分类、背街小巷管理等各种“城市病”。同时,庆国巷二期、中国轻纺博览园开业,华润万象城建设加快。启动火车站、东清车辆段TOD开发,推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标。一批“善管善治”示范点的背后,是天宁一点一区、一区一区创建文明城市的“红利点”。
坚持民文化、文明深入人心
“邻里有情谊,互相帮助,如兄弟;改变容貌,共同参与,治理环境,齐心协力;前后院不乱建,珍惜公物……”方言版《婺城三字经》由城乡党委书记吴江晓明主笔,东庆实验学校老师共同撰写。
他们针对基层实际情况,用接地气的“乡音”表达文明小行为,达到家喻户晓的目标,从而引导村民在行动中自觉践行文明行为。
只有以文化为中心,文明才能深入人心。近年来,天宁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定期开展理论讲座数千场次,建成“白杨轩”、“古城”等5个市级理论讲座示范点。树新馆”和“乡村振兴学校”。打造了“向日葵”、“天宁谈社”、“红茶花”等10多个宣传品牌。坚持传承红色文化与弘扬文明实践有机统一,着力用好瞿秋白出生地、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故居等阵地资源,推出100个步行党史讲堂、常州“红堂” ”、箕子文化园等被授予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处都是课堂,被培育、受教育的氛围日益浓厚。
确保民生需求落到实处
今年5月,力宝地花园3-1号楼业主因现有住宅加楼梯获得天宁区政府10万元补贴。这是今年《天宁区现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天宁发放的第一笔补贴资金。对于这10万元补贴,全单位业主已达成共识,准备设立专户,用于今后电梯维修、保养、年检等,让大家公平享受政府福利。目前,该区已安装电梯34部,今年计划再安装45部。
天宁市文明城市建设继续坚持创新、提质、升级,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文明城市建设与人民美好生活正在取得一致共鸣。
五年来,天宁新建、改建、扩建学校39所,新增学位2.52万个。集团办学实现高水平覆盖,学前教育普及受益,义务教育由“基础均衡”走向“高质量均衡”。率先探索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被授予国家科学育儿工程区。大力推进大型活动板房、老旧小区等专项整治工程,改造棚户区1.4万户。此外,成立“8+1”志愿服务队,协调解决老旧小区改造、一老一少服务、既有小区加装电梯等急、难、急问题1500余项。住宅。在各类志愿者的带领和带动下,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增强。
天宁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浇灌着向上、向善的文明之花。